梦书阁

阅读记录  |   搜索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409章:乔迁新居

加入书架 | 热门评论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江南的十月,树上还有不少绿叶,但秋风已经很凉了。

杨怀仁这才发现江南的冬天有可能比中原还冷,倒不是说温度会更低,而是因为北方到了冬天家家户户会在家中垒起一个暖炉,或者直接烧炕。

即便是下了雪刮了寒冷的风,躲在屋子里还是比较暖和的。

但江南不同,不垒暖炉也不烧炕,温度感觉上比北方高一些,但实际上人身体的感受,就是一种阴冷。

气候史上,一千年前的北宋据说是一个小冰河时期,气候是偏冷的,杨怀仁之前还不信,不过现在他信了。

降温的时候,住在船上是非常冷的,木头做的墙壁并不能起到多少保暖的作用。

好在杭州的新宅子即将修葺完毕,杨怀仁到苏州和家人汇合后,便直接开拔去杭州。

皇帝的圣旨也下来了,比杨怀仁预计的时间要晚了一些,不用想也知道,杨怀仁的打算,必然会引起朝堂上的一番争论的。

赵煦自然愿意杨怀仁继续为大宋开疆拓土,增加自己的功绩,坐实了他一代明君的历史地位。

所以对那些反对的声音,赵煦充耳不闻,打定了主意要支持杨怀仁。

即便皇帝做了决定,可新党内部还是争论不休,内部的矛盾日渐显现。

杨怀仁管不了这些,只要赵煦能支持他,他就可以放心的去做计划中的事情。

只是赵煦和朝廷批下来的钱不多,杨怀仁上缴的那份查抄赵献球得来的一百多万贯赃款,赵煦打算用来修缮宫中的基础宫殿,所以只是象征性的拨了十万贯钱下来。

兵部和户部也不敢自作主张给武德军拨款,枢密院的大佬们不管多么不情愿,但还是觉得既然武德军撤卫改藩了,钱银上做些补偿也未尝不可。

于是几位大佬商议之后,也给武德军拨了十万贯钱的军费用来打造水军,和皇帝给的钱一样。

二十万贯钱的数目虽然不大,但也没有比杨怀仁预估的低,这样一来,加上武德军账面上的九十多万贯,武德军的资金已经超过一百一十万贯。

长江冬天并不封冻,所以不影响造船,新的市舶司造船厂已经风风火火地运作起来。

老戴头带人修整了造船厂之后,便立即采购了造船所需的材料。

他的四个儿子都回来了,除了原来的匠户们,造船厂的高薪又吸引了几百名造船的工匠过来,江口镇也重新热闹起来。

因为人手足够,老戴头早早设计好了大小不同的战船,五个船坞一齐开动,把造船厂的造船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岑孝年的汇报里,惊讶的说老戴头他领着人造船,竟然是不需要图纸的,就靠着一张嘴巴说着,那些工匠们便把要求之内的战船框架造了出来。

杨怀仁也惊讶,甚至有点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不过后来转念一想,中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能力,确实是不能用常理来揣度的。

造船杨怀仁还没有亲眼看见,但他听说过一个雕刻玉器的师傅,同样没有图纸,全屏记忆和技艺,把一块原玉雕刻成了三层镂空的玲珑玉雕。

连杨怀仁这个见多识广的后世人,也没想明白雕刻工匠是如何做到的。

所以说绝不要小看古人和古代的工匠,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技艺,不但不必后世的工匠差,甚至更加精湛。

想清楚这些,杨怀仁便放松下来,既然认定了老戴头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大造战船,具体的过程,他便没有必要去掺和,外行管内行的蠢事,他是不会做的。

跟兄弟们分头去练兵,挑选未来水军的兵员一个道理,杨怀仁不懂这些,就让懂的人去做就好了,怎么选人怎么训练他不用管,只要一年后能有一支合格的水军就可以。

于是杨怀仁难得清闲了下来,陪着家人住进了杭州的新宅子。

杨家的新宅子地理位置很好,在一个西湖西边叫做桃源岭的好地方。

桃源岭下是一片平坦的山间谷地,一座双峰山夹在大宅和西湖之间,让杨怀仁站在家门口就能欣赏西湖美景的愿望落空了。

其实大宅离的西湖也不远,出门散步的话,盏茶的工夫就能走到西里湖,从这里边可以把整个西湖的景色包揽眼底了。

只是奇怪的是,雷峰塔和他印象里的雷峰夕照有些差距,后来才想起来,如今的雷峰塔可不是后世的雷峰塔。

北宋宣和年间雷峰塔因战乱遭到破坏,是后来重修的,重修的雷峰塔自然可以说是高大上,如今的雷峰塔尖头细腰的,略显妖娆之气。

大宅西边则是北高峰,北高峰下便是著名的灵隐寺了。

灵隐寺始建于公元326年的东晋,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不过要说名扬天下,还只有几十年而已。

仁宗庆历年间,宰相韩琦和参知政事欧阳修奉旨辞契嵩所著《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三书(合称《嘉佑集》)并《辅教篇》等入藏。

仁宗准奏下旨传法院编入《藏经》,并赐契嵩“明教大师”称号。

自此之后,灵隐寺名闻遐迩,海内外佛教徒纷纷前来探求佛法,灵隐寺自此也成为天下佛教禅宗圣地。

住在这么个清静地方,杨家的女眷倒是感到很高兴,杨母更是率先差人去灵隐寺送去了一大笔香火供奉钱。

全家人住进大宅,虽然大小连京城里杨家大宅一半的地面都没有,但江南的建筑明显要精致清秀,杨怀仁这种烟火气很重的人住进去,都隐隐有了一股雅气。

宅子后边其实还有一大片空地,后山上依旧葱葱郁郁,宅子和后山之间有百亩余的一片荒草地,种不了庄稼,看山去也没什么用处。

杨怀仁看了看,心情忽然大好,这种山上的薄土地种不了庄稼,但可以种些青菜,早就吃惯了自家种的蔬菜,没有到了江南就要买菜吃的道理。

杨怀仁乔迁新居,除了陪老婆看孩子之外,左右也无事可做,于是便带着家里仆子把这片地稍事开垦,支起来大棚,种下了几十亩新菜。

剩下的地方正好可以用来养鸡养猪养羊,食材嘛,自然是自己种的自己养的才最放心。

江南的十月,树上还有不少绿叶,但秋风已经很凉了。

杨怀仁这才发现江南的冬天有可能比中原还冷,倒不是说温度会更低,而是因为北方到了冬天家家户户会在家中垒起一个暖炉,或者直接烧炕。

即便是下了雪刮了寒冷的风,躲在屋子里还是比较暖和的。

但江南不同,不垒暖炉也不烧炕,温度感觉上比北方高一些,但实际上人身体的感受,就是一种阴冷。

气候史上,一千年前的北宋据说是一个小冰河时期,气候是偏冷的,杨怀仁之前还不信,不过现在他信了。

降温的时候,住在船上是非常冷的,木头做的墙壁并不能起到多少保暖的作用。

好在杭州的新宅子即将修葺完毕,杨怀仁到苏州和家人汇合后,便直接开拔去杭州。

皇帝的圣旨也下来了,比杨怀仁预计的时间要晚了一些,不用想也知道,杨怀仁的打算,必然会引起朝堂上的一番争论的。

赵煦自然愿意杨怀仁继续为大宋开疆拓土,增加自己的功绩,坐实了他一代明君的历史地位。

所以对那些反对的声音,赵煦充耳不闻,打定了主意要支持杨怀仁。

即便皇帝做了决定,可新党内部还是争论不休,内部的矛盾日渐显现。

杨怀仁管不了这些,只要赵煦能支持他,他就可以放心的去做计划中的事情。

只是赵煦和朝廷批下来的钱不多,杨怀仁上缴的那份查抄赵献球得来的一百多万贯赃款,赵煦打算用来修缮宫中的基础宫殿,所以只是象征性的拨了十万贯钱下来。

兵部和户部也不敢自作主张给武德军拨款,枢密院的大佬们不管多么不情愿,但还是觉得既然武德军撤卫改藩了,钱银上做些补偿也未尝不可。

于是几位大佬商议之后,也给武德军拨了十万贯钱的军费用来打造水军,和皇帝给的钱一样。

二十万贯钱的数目虽然不大,但也没有比杨怀仁预估的低,这样一来,加上武德军账面上的九十多万贯,武德军的资金已经超过一百一十万贯。

长江冬天并不封冻,所以不影响造船,新的市舶司造船厂已经风风火火地运作起来。

老戴头带人修整了造船厂之后,便立即采购了造船所需的材料。

他的四个儿子都回来了,除了原来的匠户们,造船厂的高薪又吸引了几百名造船的工匠过来,江口镇也重新热闹起来。

因为人手足够,老戴头早早设计好了大小不同的战船,五个船坞一齐开动,把造船厂的造船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岑孝年的汇报里,惊讶的说老戴头他领着人造船,竟然是不需要图纸的,就靠着一张嘴巴说着,那些工匠们便把要求之内的战船框架造了出来。

杨怀仁也惊讶,甚至有点想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不过后来转念一想,中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能力,确实是不能用常理来揣度的。

造船杨怀仁还没有亲眼看见,但他听说过一个雕刻玉器的师傅,同样没有图纸,全屏记忆和技艺,把一块原玉雕刻成了三层镂空的玲珑玉雕。

连杨怀仁这个见多识广的后世人,也没想明白雕刻工匠是如何做到的。

所以说绝不要小看古人和古代的工匠,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技艺,不但不必后世的工匠差,甚至更加精湛。

想清楚这些,杨怀仁便放松下来,既然认定了老戴头一定会尽心尽力的大造战船,具体的过程,他便没有必要去掺和,外行管内行的蠢事,他是不会做的。

跟兄弟们分头去练兵,挑选未来水军的兵员一个道理,杨怀仁不懂这些,就让懂的人去做就好了,怎么选人怎么训练他不用管,只要一年后能有一支合格的水军就可以。

于是杨怀仁难得清闲了下来,陪着家人住进了杭州的新宅子。

杨家的新宅子地理位置很好,在一个西湖西边叫做桃源岭的好地方。

桃源岭下是一片平坦的山间谷地,一座双峰山夹在大宅和西湖之间,让杨怀仁站在家门口就能欣赏西湖美景的愿望落空了。

其实大宅离的西湖也不远,出门散步的话,盏茶的工夫就能走到西里湖,从这里边可以把整个西湖的景色包揽眼底了。

只是奇怪的是,雷峰塔和他印象里的雷峰夕照有些差距,后来才想起来,如今的雷峰塔可不是后世的雷峰塔。

北宋宣和年间雷峰塔因战乱遭到破坏,是后来重修的,重修的雷峰塔自然可以说是高大上,如今的雷峰塔尖头细腰的,略显妖娆之气。

大宅西边则是北高峰,北高峰下便是著名的灵隐寺了。

灵隐寺始建于公元326年的东晋,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不过要说名扬天下,还只有几十年而已。

仁宗庆历年间,宰相韩琦和参知政事欧阳修奉旨辞契嵩所著《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三书(合称《嘉佑集》)并《辅教篇》等入藏。

仁宗准奏下旨传法院编入《藏经》,并赐契嵩“明教大师”称号。

自此之后,灵隐寺名闻遐迩,海内外佛教徒纷纷前来探求佛法,灵隐寺自此也成为天下佛教禅宗圣地。

住在这么个清静地方,杨家的女眷倒是感到很高兴,杨母更是率先差人去灵隐寺送去了一大笔香火供奉钱。

全家人住进大宅,虽然大小连京城里杨家大宅一半的地面都没有,但江南的建筑明显要精致清秀,杨怀仁这种烟火气很重的人住进去,都隐隐有了一股雅气。

宅子后边其实还有一大片空地,后山上依旧葱葱郁郁,宅子和后山之间有百亩余的一片荒草地,种不了庄稼,看山去也没什么用处。

杨怀仁看了看,心情忽然大好,这种山上的薄土地种不了庄稼,但可以种些青菜,早就吃惯了自家种的蔬菜,没有到了江南就要买菜吃的道理。

杨怀仁乔迁新居,除了陪老婆看孩子之外,左右也无事可做,于是便带着家里仆子把这片地稍事开垦,支起来大棚,种下了几十亩新菜。

剩下的地方正好可以用来养鸡养猪养羊,食材嘛,自然是自己种的自己养的才最放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
×

添加梦书阁APP到桌面

点击下方的 “

然后选择“添加到主屏幕”

添加梦书阁APP到收藏夹

点击下方的 “

然后点击“收藏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