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摆在面前的难题是张家当众宣布退亲了。
这一点,堵死了曹家的路,若是张家不计前嫌,认下楚娘子,当做无事发生。
曹国舅嘲讽儿子:“你这是异想天开,张家怎么会接受呢。”
张家是不是干净的,还两说呢,怎么会接受呢。
若被人知晓,人家肯定会说曹家以权压迫,且今日张郎君当众宣布要退亲,再度改口,就会将曹家推入封口浪尖上。
这件事,板上钉钉。
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背后有人盯着曹家,曹家若动用权势,自然免不了弹劾,到时,掀起满城风雨。
不值当。
为了儿女亲事,毁了曹家基业,值得吗?
曹国舅心中有了决算,如今的曹家受不得风波了,只能任其而为。
他劝说儿子:“此事作罢,你与郑二娘子有缘无分。”
“可我喜欢她。”曹游痛哭,目视父亲:“儿子真的喜欢她,她是一个极好的女子,对我来说,她十分温柔,善解人意,我与她在一起会很舒服。父亲,她答应嫁给我的,我满心欢喜等了这么久,她心里也是有我的。”
曹国舅别过头,漠视儿子的痛苦,“你知道吗?你如今强逼她嫁给你,就等于侮辱她。”
这一句话,让曹游愕然失声。
曹家众人皆是低头不语。
曹游霍然站起身,看向母亲:“您为何要杀她的威风呢?她哪里不好吗?是我娶她,不是你娶她,你为何要这么做。”
“还有大嫂,你是什么心思,我很清楚。她家世比你好,处处压过你,你心里不甘心,撺掇我母亲做这等下贱的事情。”
吕氏张了张嘴,一旁的曹犇拉住她的袖口,她只能闷头不吭声。
曹游又质问二嫂周氏:“你满意了,对吗?你压过她一头了,你高兴了。她都不与你们生活在一起,你们为何要处处针对她,她的家世好,是她的错吗?分明是你们自己的错。”
曹二少夫人被骂得退后一步,她的丈夫看向曹游:“你可以怨怪我们,但无法改变结果。”
曹游呵呵笑了,“我不娶、我就不娶,是你们所有人逼我,我出家、我做和尚,伴着青灯古佛,我都不娶。你们逼我,我就死给你们看。你们的错,让我来背锅,是你们自私,是你们见不得我好。”
他一面笑,一面说,笑容苍凉,“都是一家人,为何要比高低呢,她不是家世比你们高贵,而是心比你们高贵。她从不在意后宅的争斗,她的心思都在如何关爱孤女身上,开女学,帮助女娘们读书,你们还来贬低她压着她。”
“姑母说的对,她不入曹家是她的福气,有你们这些亲人,是我的晦气。”
“曹游,你在胡言乱语什么。”曹夫人出言呵斥。
“让他说。”皇后压住曹夫人,“他心里有苦,满心欢喜成亲,到头来,弄成这样。”
曹家可以不认楚氏,但会被百姓痛骂。
曹家在名声与儿子两者间,选择前者。
曹游像是没有听到母亲的呵斥,依旧说道:“我不娶,你们的错,我不要背,我告诉你们,除非我死了,你让楚氏在曹家待着,我不娶!”
说完,他匆匆跑了。
曹国舅立即派人去追,跺脚怒骂:“一家不和,万事不宁。”
他的家事,一团乱遭,曹游骂得很对,人心鬼蜮,都不希望郑年华嫁过来。高她们一等的弟媳,像是一座山,压得她们抬不起头。
他回过头来,告诉众人:“散了。”
众人陆陆续续退出去,他无力地坐下来,深吸一口气,与皇后姐姐说道:“阿姐,曹家对不起郑二娘子。”
他确信郑年华是满心欢喜嫁进来的。她很理智,所以,她选择不嫁了。
“她从一顶花轿就看到了曹家的态度。”皇后平心静气,“是你的疏忽,也是你对郑年华的偏爱,让你的儿子儿媳们开始发慌。”
“阿姐,你打算怎么做?”曹国舅避其不谈。
皇后看着疲惫的弟弟,心中也是不忍,“还能怎么做,宅子赐给郑年华,那就是郑年华的,也是她该得。我只能派人去安抚她,她不是小心眼的人,不会因此而怨恨曹家。曹家人、太过无知、愚蠢,你的夫人也是。”
皇后批评曹家的人,她也知晓背后有人推波助澜,但曹家人的贪婪无知促成这件事。
不能光说背后的人心计厉害,也得批评家里的人。
“你亏待了曹游,想办法弥补。与郑侯仔细说清楚,记住,是有人背后算计,不是曹家的错。我相信郑侯不会过分计较的。”皇后语重心长地开解弟弟,“记住,不要与郑侯、裴司交恶。”
她赶来曹家,一是要查清背后缘由,二是要提醒弟弟,不要为了儿女亲事与其他两人交恶。
曹家需要长远地走下去,就不能得罪两人。
她还要提醒弟弟:“你的夫人、儿媳,眼皮子浅,是大忌。虽说不全是她们的错,可也是因为她们才闹出荒唐的事。日后,更该加以束缚,都是屋里横。”
皇后很理性,没有因此怪罪其他人,责不罚众,难不成将所有人都罚一遍吗?
不能。
皇后起身,询问女官:“郑二娘子回侯府了吗?”
“没有,听说去了新宅,拆了有曹宅的匾额,郑侯苦等一夜都没有进去。”女官将得到的消息禀报皇后,她又贴心询问:“您要去新宅吗?”
“不必了,本宫回宫,让她自己想清楚,过两日本宫召她入宫。”皇后摆手。
她是曹家女,自然是偏袒曹家的。眼下,不适宜去见郑年华。
皇后一夜未眠,身子都坐硬了,颤颤起身,扶着女官的手往外走。
天色清明,今日将会是一个好天气。
皇后凤驾回宫去了。曹国舅目送姐姐离开,转身询问下人:“五公子去哪里?”
“出府去了。”
曹国舅皱眉,“让大公子二公子去找,找到后,去周家请三娘子劝劝他。”
还是要接纳楚氏。
唯有接纳楚氏,才能将曹家的声誉影响将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