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瓦洛夫蠢吗?自然是不蠢的,他可以说是俄国少有的聪明人,那么刚才尼古拉大公的提醒他听进去了吗?
自然也是听进去了。甚至,那一瞬间他想了很多。他立刻就意识到尼古拉大公态度很有问题。按道理来说尼古拉大公根本不应该跟他说这么多的,尤其不应该告诉他是怎么被检举的。
因为这些都是监控的手段,如果都曝光了他还会上当吗?
但尼古拉大公就是大大咧咧地全说出来了,在舒瓦洛夫看来这只有两种可能性,要么尼古拉大公是个二百五什么都不懂,所以才像个直肠子似的什么都说。
可这种可能性存在吗?诚然这位大公能力平平还有点不着调,但绝对不会不知道这个案子的重要性。更不可能不知道他说的这些话会造成什么后果。
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了,就是这位大公是有意放水故意让他知道的!
为什么呢?
像舒瓦洛夫这样的聪明人立刻就想到了尼古拉大公恐怕不是关心他的死活,也不是示好乌瓦罗夫,而是朝亚历山大皇储摇尾巴。
现在大部分俄国贵族都已经意识到了亚历山大皇储地位稳固,很可能成为下一任沙皇。那么讨好这位未来的沙皇就非常有必要了,哪怕是尼古拉大公这样的天家贵胄一样也是要舔的,毕竟仅仅只靠那个大公的名头在俄国是混不开的,日子也过不好的,只有讨好了这位未来的皇帝大哥,他们的日子才会更好过。
所以么……
舒瓦洛夫立刻就懂尼古拉大公的意思了,不得不说这让他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生圈一样激动不已。他觉得希望突然又来了!
只不过舒瓦洛夫做事一向谨慎,他很清楚尼古拉大公虽然有示好亚历山大皇储的意思,但这种示好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还很不好说。
毕竟这个案子干系太大了,如果仅仅是一般的示好,他求上去让尼古拉大公帮忙,很有可能会被拒绝,甚至搞不好还要引出其他变数。
所以当务之急是必须搞清楚尼古拉大公的立场,看看这位大公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自然地舒瓦洛夫就不太着急了,更何况在他看来这间审讯室里除了尼古拉大公还有其他两个宪兵看着,这根本不适合深入的聊嘛!
万一这两个宪兵都是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的暗线呢?那不是又白费力气还凭白葬送了尼古拉大公这个唯一可以帮他翻盘的贵人了。
自然地舒瓦洛夫就装作什么都没有听懂,甚至还故意朝尼古拉大公恶语相向,其实吧,这都是演技好不好!
问题是,尼古拉大公并不像舒瓦洛夫一样聪明,而且还对舒瓦洛夫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好。所以舒瓦洛夫的演技成功的欺骗了他,让他觉得自己的好心被当做了驴肝肺,顿时火气又上来了。
有那么一瞬间尼古拉大公真想不管舒瓦洛夫的死活,随便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却收拾他了。最后好歹还是米哈伊尔大公的告诫起了一点作用,让他压制住了心头的火气又补充了刚才那句忠告。
这一声忠告舒瓦洛夫自然听得出来,只不过他心里头感觉怪怪的,因为根本不需要尼古拉大公的忠告他也不会继续尝试拉拢收买宪兵或者庄园里的其他人了。
而尼古拉大公这一嗓子吼出来,让他是非常蛋疼,他觉得这位大公脑子真的是差点意思,难道你看不出来我在演戏吗?我总不能和拉着您的手跟您说谢谢您的告诫吧!
舒瓦洛夫算是知道尼古拉大公是个什么水平了,从他的角度看这位大公其实也是个猪头,甚至可能就是个猪队友。只不过现在他唯一能依靠的也就是这个猪队友了,他不得不小心地组织措辞,尽可能明显一点的暗示这位大公,让他知道自己已经懂了。
且不说舒瓦洛夫在审讯室里是如何伤脑筋的,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出了审讯室之后并没有像他告诉尼古拉大公的那样去审讯西瓦科夫子爵。
因为对他来说那位子爵一点儿都不重要。之所以将这个子爵抓来,无非是继续给舒瓦洛夫施加压力,让他知道根本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跟外界沟通。
罗斯托夫采夫伯爵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很简单,他就是希望舒瓦洛夫尽快跟尼古拉大公搭上线,如此他才好开始下一阶段的计划。
谢尔盖很是疑惑地朝他问道:“您为什么希望舒瓦洛夫向外界传递消息呢?”
其实谢尔盖更想说的是为什么不死死地扣住舒瓦洛夫,钉死他的罪名,然后乘胜追击一举将乌克兰所有的保守派全部装进去呢?
罗斯托夫采夫伯爵看了他一眼,平静地说道:“因为这根本做不到!诚然舒瓦洛夫跟这个案子息息相关,但是你并不能说,或者证明乌克兰其他的保守派都跟着舒瓦洛夫参与了此案。就算他们真的参与了,以乌瓦罗夫伯爵的手段和舒瓦洛夫的聪明,他们也会壮士断腕,让舒瓦洛夫一个人扛下所有的罪名,那有什么用呢?”..
谢尔盖愣了,虽然他早就知道政治很残酷,但残酷到这个程度还是让他吃惊,他犹豫了片刻又问道:“那舒瓦洛夫就甘心当替罪羊?”
罗斯托夫采夫伯爵顿时笑了,反问道:“他不甘心又如何?也许当替罪羊可能会很惨,但如果他管不住自己的嘴胡说八道的话,以乌瓦罗夫的狠辣,他只会更惨。”
谢尔盖顿时不说话了,而罗斯托夫采夫伯爵则继续解释道:“所以直接钉死舒瓦洛夫毫无意义,我们要做的是给他巨大的压力,然后故意又给他开放一条窗口,通过他一个个将基辅的保守派全部装进这个案子里,你明白了吧?”
谢尔盖先是点了点头,继而又疑惑道:“可是,如果这牵连到尼古拉大公就不好了吧?陛下肯定不希望看到这个案子涉及到皇室,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