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仁乐道,“契丹人还有这么好的规矩?”
王湛到,“有,契丹老皇帝新定的规矩和礼仪,也不都是不好的。只不过公爷给耶律跋窝台送去的是丝绸等大宋的货物,而他给安国公主陪送的嫁妆,则主要以牛羊为主。
公爷也一定体会到契丹人抠门了,要他们花现银,他们大都是不肯的,特别是大宗的交易,他们更愿意用自家不缺的牛羊来计算。
不过公爷也不必担心会亏,像公爷要给耶律跋窝台送的去丝绸一样,在大宋是一个价,运到辽国来价格自然就翻了番。
而那些牛羊也是一样的道理,辽国不缺牛羊,所以牛羊的价格低的吓人,只有咱们大宋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所以这些牛羊运回大宋去,公爷不论是自用还是转手卖掉,也都能大赚一笔的。”
杨怀仁忽然觉得他和王湛在做买卖上倒是很有共同语言,忍不住笑道,“咱俩两个奸商在这里算计契丹人,我怎么想怎么觉得……那么爽呢,哈哈!”
王湛也跟着开怀大笑,“契丹人自大无知习惯了,他们以为他们很精明,但在做买卖上,他们和咱们大宋的商人比,还是有点缺心眼。
这样的商业对手,也正是卑职愿意面对的,拍拍他们的马屁,几句话的事,就把他们哄得服帖贴的,该赚的钱咱们都往多了赚,何乐而不为呢?”
两人正乐着,外边一个伙计敲了敲门,小声说道,“禀报公爷,西边来了消息了。”
杨怀仁立即答道,“快进来。”
那个伙计面色有点紧张的走进来,回身掩好了房门,才从怀里抽出一封信来,恭敬地递了上来。
王湛起身接过信来,又交给了杨怀仁。杨怀仁知道这是他来到辽境之后收到的第一封从西边来的信件,心情不免也有些紧张。
打开信件一看,是秦凤路的风神卫送过来的,信上说章惇已经率大军集结,不日便可向西夏宣战,信上最后所写的日期,是十四日之前。
杨怀仁看完把信交给了王湛,王湛小心的躬身双手接过信来,转身冲送信的番子摆了摆手,等番子出门又从外面关好了房门,才展开信阅读。
等王湛看完了信,杨怀仁开口道,“信上说章惇已经集结好大军准备进发,但写这封信的时间是十四日之前,照此算来,宋军和西夏军如今已经交上手了。”
王湛道,“公爷所说不错,几千里之外的事情,辗转那么远的距离送到大定府来,最少也需要十日的工夫,如果有些天气或者其他的原因耽搁了几日,也属正常。
按时间推算,宋夏确实应该已经开战了,只是具体战成了什么情况,也许过几日要收到新的探报才能知道。”
杨怀仁点点头,其实他从历史上这次战争的记述里知道一些的,具体过程虽然只知道个大概,但结果是宋军获胜这一点,他是早就知道的,所以现在到也不算慌张。
宋夏之间乍一开战,杨怀仁看来,西夏不可能不知道宋军的动作,也一定是早有准备的,所以开战的前期,宋军也并没有赚到太大的便宜,两军如今应该处于一种战略对垒的状态中。
双方起码僵持和反复纠缠了一个多月的工夫,宋军在几场局面的战役中稍稍占了一点上风,这跟杨怀仁还有点关系。
说来也有意思,游师雄游老将军率军出征,每次战前跟将士们鼓舞士气,他总要专门拿出杨怀仁来说事。
说什么杨怀仁只不过是一个厨子,都能在环州大败西夏精锐,秦凤路边军将士不可能做不到。
虽然这样说有点瞧不上杨怀仁的口气,但实际上游师雄每次拿杨怀仁说事,还都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士气的作用。
一方面,尽管杨怀仁现在挂着个龙武卫大将军的头衔,可他毕竟不是职业军人,他更多的是靠想出一些不合常理的鬼主意来出奇制胜。
这一点边军将士也都是知道的,因此也不会瞧不起杨怀仁和他在环州取得的胜利,不论是靠勇猛还是靠智慧,只要能取胜多年未战胜过的西夏军,都只得让人佩服。
另一方面,将士们也会想,杨怀仁一个厨子都能打胜仗,他们专业的军人没有理由就打不了胜仗啊,而杨怀仁因为战功得到了爵位和封赏,就更激励着将士们勇猛作战了。
实际上宋军多年未打过打胜仗,也并不是宋军真那么弱,起码比起西夏军来,还不至于就完全不是对手。
更多的是因为以前的政策是只守不攻,所以大家根本也没有机会跟西夏军战场上分高低而已。
边军在边地的将领大多数都是靠真本事上位的,无论训练士卒还是战略战备上,一直都没有荒废,所以边军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差。
禁军虽然颓废了一阵子,但禁军本身是从边军以及各地厢军中选拔出来的精锐,其中基层很多军官还都是朝中名将名门之后,起码个人实力和兵法上也都并不差。
后来经过了半年推广杨怀仁的训练方法,禁军的作战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所以和西夏军相比,宋军并不处于劣势,单纯算人数和后勤支持,宋军还是有优势的。
打仗这种事,很奇怪的,没有作战经验的将士上战场之前,心中总会有些担忧和疑虑,体现出来就是不自信。
但真正打过一场仗之后,他们便会发现,西夏军并不像传闻里的那么可怕,他们同样是一个身子顶着个脑袋,砍了脑袋照样活不了,并不是妖怪猛兽。
反过来西夏军这边平时袭扰大宋西北边地,见宋军不肯出关交战只是故步自封,便在交战的初期轻视了宋军,所以才导致了在战争的僵持阶段,宋军还稍稍占了上风。
想到这里,杨怀仁便更不担心西边的战事了,他更应该操心的,是如何让契丹人不去干涉这场宋夏战争。
“既然咱们得到了消息,想必用不了多久,或许和咱们差不多的时候,耶律洪基也应该收到来自西边的消息了……”
杨怀仁乐道,“契丹人还有这么好的规矩?”
王湛到,“有,契丹老皇帝新定的规矩和礼仪,也不都是不好的。只不过公爷给耶律跋窝台送去的是丝绸等大宋的货物,而他给安国公主陪送的嫁妆,则主要以牛羊为主。
公爷也一定体会到契丹人抠门了,要他们花现银,他们大都是不肯的,特别是大宗的交易,他们更愿意用自家不缺的牛羊来计算。
不过公爷也不必担心会亏,像公爷要给耶律跋窝台送的去丝绸一样,在大宋是一个价,运到辽国来价格自然就翻了番。
而那些牛羊也是一样的道理,辽国不缺牛羊,所以牛羊的价格低的吓人,只有咱们大宋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所以这些牛羊运回大宋去,公爷不论是自用还是转手卖掉,也都能大赚一笔的。”
杨怀仁忽然觉得他和王湛在做买卖上倒是很有共同语言,忍不住笑道,“咱俩两个奸商在这里算计契丹人,我怎么想怎么觉得……那么爽呢,哈哈!”
王湛也跟着开怀大笑,“契丹人自大无知习惯了,他们以为他们很精明,但在做买卖上,他们和咱们大宋的商人比,还是有点缺心眼。
这样的商业对手,也正是卑职愿意面对的,拍拍他们的马屁,几句话的事,就把他们哄得服帖贴的,该赚的钱咱们都往多了赚,何乐而不为呢?”
两人正乐着,外边一个伙计敲了敲门,小声说道,“禀报公爷,西边来了消息了。”
杨怀仁立即答道,“快进来。”
那个伙计面色有点紧张的走进来,回身掩好了房门,才从怀里抽出一封信来,恭敬地递了上来。
王湛起身接过信来,又交给了杨怀仁。杨怀仁知道这是他来到辽境之后收到的第一封从西边来的信件,心情不免也有些紧张。
打开信件一看,是秦凤路的风神卫送过来的,信上说章惇已经率大军集结,不日便可向西夏宣战,信上最后所写的日期,是十四日之前。
杨怀仁看完把信交给了王湛,王湛小心的躬身双手接过信来,转身冲送信的番子摆了摆手,等番子出门又从外面关好了房门,才展开信阅读。
等王湛看完了信,杨怀仁开口道,“信上说章惇已经集结好大军准备进发,但写这封信的时间是十四日之前,照此算来,宋军和西夏军如今已经交上手了。”
王湛道,“公爷所说不错,几千里之外的事情,辗转那么远的距离送到大定府来,最少也需要十日的工夫,如果有些天气或者其他的原因耽搁了几日,也属正常。
按时间推算,宋夏确实应该已经开战了,只是具体战成了什么情况,也许过几日要收到新的探报才能知道。”
杨怀仁点点头,其实他从历史上这次战争的记述里知道一些的,具体过程虽然只知道个大概,但结果是宋军获胜这一点,他是早就知道的,所以现在到也不算慌张。
宋夏之间乍一开战,杨怀仁看来,西夏不可能不知道宋军的动作,也一定是早有准备的,所以开战的前期,宋军也并没有赚到太大的便宜,两军如今应该处于一种战略对垒的状态中。
双方起码僵持和反复纠缠了一个多月的工夫,宋军在几场局面的战役中稍稍占了一点上风,这跟杨怀仁还有点关系。
说来也有意思,游师雄游老将军率军出征,每次战前跟将士们鼓舞士气,他总要专门拿出杨怀仁来说事。
说什么杨怀仁只不过是一个厨子,都能在环州大败西夏精锐,秦凤路边军将士不可能做不到。
虽然这样说有点瞧不上杨怀仁的口气,但实际上游师雄每次拿杨怀仁说事,还都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士气的作用。
一方面,尽管杨怀仁现在挂着个龙武卫大将军的头衔,可他毕竟不是职业军人,他更多的是靠想出一些不合常理的鬼主意来出奇制胜。
这一点边军将士也都是知道的,因此也不会瞧不起杨怀仁和他在环州取得的胜利,不论是靠勇猛还是靠智慧,只要能取胜多年未战胜过的西夏军,都只得让人佩服。
另一方面,将士们也会想,杨怀仁一个厨子都能打胜仗,他们专业的军人没有理由就打不了胜仗啊,而杨怀仁因为战功得到了爵位和封赏,就更激励着将士们勇猛作战了。
实际上宋军多年未打过打胜仗,也并不是宋军真那么弱,起码比起西夏军来,还不至于就完全不是对手。
更多的是因为以前的政策是只守不攻,所以大家根本也没有机会跟西夏军战场上分高低而已。
边军在边地的将领大多数都是靠真本事上位的,无论训练士卒还是战略战备上,一直都没有荒废,所以边军的战斗力本来就不差。
禁军虽然颓废了一阵子,但禁军本身是从边军以及各地厢军中选拔出来的精锐,其中基层很多军官还都是朝中名将名门之后,起码个人实力和兵法上也都并不差。
后来经过了半年推广杨怀仁的训练方法,禁军的作战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所以和西夏军相比,宋军并不处于劣势,单纯算人数和后勤支持,宋军还是有优势的。
打仗这种事,很奇怪的,没有作战经验的将士上战场之前,心中总会有些担忧和疑虑,体现出来就是不自信。
但真正打过一场仗之后,他们便会发现,西夏军并不像传闻里的那么可怕,他们同样是一个身子顶着个脑袋,砍了脑袋照样活不了,并不是妖怪猛兽。
反过来西夏军这边平时袭扰大宋西北边地,见宋军不肯出关交战只是故步自封,便在交战的初期轻视了宋军,所以才导致了在战争的僵持阶段,宋军还稍稍占了上风。
想到这里,杨怀仁便更不担心西边的战事了,他更应该操心的,是如何让契丹人不去干涉这场宋夏战争。
“既然咱们得到了消息,想必用不了多久,或许和咱们差不多的时候,耶律洪基也应该收到来自西边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