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怀仁觉得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地理学得还是挺好的,从京城出发去云南嘛,自然是除了城要往南走。
可实际上钦差队伍却是从西门而出,沿着向西北方向的官道进发。
杨怀仁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南辕北辙,不过带路的官员自然是不会带错了路的,既然队伍向西走,那就随他好了。
这年头大宋,从经济发展上来说,江南二路肯定是最富庶的地方,而之后,便是京城附近中原地区。
要再往下算的话,长江流域因为粮食产量相对高一些,所以经济发展上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不过要说道路交通的情况,那还是北方要好一些,从中原地区到北方边地的官道修的四通八达,也是一种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
所以杨怀仁的钦差队伍出城向西而去,也就不难理解了。
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官道经过的州县官员,无不出城迎接钦差队伍,不过杨怀仁可没工夫停留,白天只顾着赶路,晚上也从来不进城下榻。
也许是出于一种训练龙武卫这三千将士的目的,杨怀仁故意每天在野地里安营扎寨。
龙武卫的将士们如今也跟以前大不相同了,不论行军还是扎营,都是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这一点让杨怀仁这个兼职大将军的非常满意。
将士们的心情看来是挺好的,这三千人里边很多人从进了禁军,还从来没有出过京城,乍一跟着杨怀仁出了京,心情自然大好。
而更关键的一点是,按照以往的惯例,跟着杨怀仁这个钦差出来办差的,多多少少都会离殇一些功劳回去,官职或者待遇也也都会提上一级半级的,这就让将士们的积极性更加强烈了。
杨怀仁走在临时的大营里,也受到了将士们好心情的感染,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一些。
而他不论走到哪里,身后也总是跟着三个人,有一个很明显就是女扮男装的,这人便是兰若心了。
兰若心如今和杨怀仁相处的方式有点奇怪,在家的时候,她绝对不会主动找杨怀仁说些男女之间的悄悄话之类的。
只要是杨怀仁有正事要做,她从来不再那段时间里来给杨怀仁添乱,也许环州那件事之后,她也跟着成长了许多。
在杨府里,虽然她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分,但在杨母和何之韵默许之后,家里人都知道兰若心铁定了是将来的三夫人,所以对待她也从来没当做外人。
杨怀仁奉旨出巡,兰若心自然是要跟在身边的,而且他自己清楚她现在还没有名分之前,也不会以一个女人的姿态出现在杨怀仁身边,而是女扮男装,不想被一些喜欢乱嚼舌头的人坏了杨怀仁和他自己的名声。
而出京之后,那种忌讳似乎少了许多,兰若心跟着杨怀仁,有那么点寸步不离的意思。当然,除了晚上,女儿家的矜持,兰若心还是有的。
另外两个男子,一高一矮,就是天霸弟弟和小七了。天霸弟弟责任心强,尽管他也是刚刚成婚,杨怀仁本想让他留在家里陪赫斯缇雅度蜜月的。
不过天霸弟弟大大咧咧的说着什么该度的早就度了,现在跟着仁哥儿出门,是为了“距离产生美”,而贴身保护仁哥儿,也被他当做了一生中的重要使命。
杨怀仁听了这话差点栽了个大跟头,这小子平时跟在自己身边时候久了,连说话都带着一股子文艺青年的闷骚劲儿。
他和赫斯缇雅要说有了婚前那啥行为的话,杨怀仁是信的,俩人整天在庄子里卿卿我我的,要说没有那才是怪了呢。
况且赫斯缇雅这位西域美女和大宋女子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在她们的文化和认知当中,如果早已经把自己的心给了一个男人,那么身体,只不过是一样附属产品而已,婚前和婚后,对她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这种事要是给旁人去说,有极大的可能被别人说他们这是不知羞耻,按在杨怀仁这个来自现代的人看来,是非常能够理解他们的。
一段感情或者关系当中,重要的东西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封建的礼法非要把人类的肉体和道德廉耻联系到一起的。
这种强行加给人们的枷锁,反而在杨怀仁眼里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人与人之间,感情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能说不重要,只是说比起情感来,那些东西只能退居其次而已。
而另一位矮个子,不用说就知道是小七了。小七以前虽然尝尝睡杨怀仁家的房梁,不过还没有到跟杨怀仁形影不离的地步。
这次他非要跟出来,在杨怀仁看来都不一定是他自己的主意。小七嫂子是个有志向的人,她的意识里,既然她跟小七的个子都不算高了,那么志向就一定要高一些的。
小七本来过的很安逸,他的身份,也已经是一位参将了,也并不愁吃喝,更不怕别人因为他个子矮嘲笑他。
不过小七嫂子自从生了女儿,就憋着劲让小七粘着杨怀仁,非要攀这门亲家,这也就是小七前一段整天跟着杨怀仁要定娃娃亲的原因了。
杨怀仁呢,也不觉得小七嫂子这算是有心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想让自己的丈夫争气一点,想让自己的女儿将来嫁得好一点,是人之常情。
小七兄弟呢,也是个听老婆话的,尽管他是很稀罕自己个女儿不想出门办差的,不过老婆枕边风一吹,他还是执意跟了出来。
唯一让杨怀仁不爽的是这小子整天聊天就只会聊孩子了,而且不是和杨怀仁交流育儿经验,而是惦记着杨怀仁的宝贝儿子快点长大,长大了好娶他宝贝女儿过门。
杨怀仁也无奈了,他能做的也只有替自己的宝贝儿子祈祷,祈祷小七的宝贝女儿将来生得好看一些,别到时候让儿子怪他这个当爹的自作主张。
队伍行至潼关,本来可以向南转向,走华山之东洛南一路南行入蜀的。杨怀仁想想既然已经出了京了,不如继续向西,再多绕点远道去看望一下游老将军。
杨怀仁觉得自己当年上学的时候地理学得还是挺好的,从京城出发去云南嘛,自然是除了城要往南走。
可实际上钦差队伍却是从西门而出,沿着向西北方向的官道进发。
杨怀仁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南辕北辙,不过带路的官员自然是不会带错了路的,既然队伍向西走,那就随他好了。
这年头大宋,从经济发展上来说,江南二路肯定是最富庶的地方,而之后,便是京城附近中原地区。
要再往下算的话,长江流域因为粮食产量相对高一些,所以经济发展上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不过要说道路交通的情况,那还是北方要好一些,从中原地区到北方边地的官道修的四通八达,也是一种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
所以杨怀仁的钦差队伍出城向西而去,也就不难理解了。
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官道经过的州县官员,无不出城迎接钦差队伍,不过杨怀仁可没工夫停留,白天只顾着赶路,晚上也从来不进城下榻。
也许是出于一种训练龙武卫这三千将士的目的,杨怀仁故意每天在野地里安营扎寨。
龙武卫的将士们如今也跟以前大不相同了,不论行军还是扎营,都是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这一点让杨怀仁这个兼职大将军的非常满意。
将士们的心情看来是挺好的,这三千人里边很多人从进了禁军,还从来没有出过京城,乍一跟着杨怀仁出了京,心情自然大好。
而更关键的一点是,按照以往的惯例,跟着杨怀仁这个钦差出来办差的,多多少少都会离殇一些功劳回去,官职或者待遇也也都会提上一级半级的,这就让将士们的积极性更加强烈了。
杨怀仁走在临时的大营里,也受到了将士们好心情的感染,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一些。
而他不论走到哪里,身后也总是跟着三个人,有一个很明显就是女扮男装的,这人便是兰若心了。
兰若心如今和杨怀仁相处的方式有点奇怪,在家的时候,她绝对不会主动找杨怀仁说些男女之间的悄悄话之类的。
只要是杨怀仁有正事要做,她从来不再那段时间里来给杨怀仁添乱,也许环州那件事之后,她也跟着成长了许多。
在杨府里,虽然她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分,但在杨母和何之韵默许之后,家里人都知道兰若心铁定了是将来的三夫人,所以对待她也从来没当做外人。
杨怀仁奉旨出巡,兰若心自然是要跟在身边的,而且他自己清楚她现在还没有名分之前,也不会以一个女人的姿态出现在杨怀仁身边,而是女扮男装,不想被一些喜欢乱嚼舌头的人坏了杨怀仁和他自己的名声。
而出京之后,那种忌讳似乎少了许多,兰若心跟着杨怀仁,有那么点寸步不离的意思。当然,除了晚上,女儿家的矜持,兰若心还是有的。
另外两个男子,一高一矮,就是天霸弟弟和小七了。天霸弟弟责任心强,尽管他也是刚刚成婚,杨怀仁本想让他留在家里陪赫斯缇雅度蜜月的。
不过天霸弟弟大大咧咧的说着什么该度的早就度了,现在跟着仁哥儿出门,是为了“距离产生美”,而贴身保护仁哥儿,也被他当做了一生中的重要使命。
杨怀仁听了这话差点栽了个大跟头,这小子平时跟在自己身边时候久了,连说话都带着一股子文艺青年的闷骚劲儿。
他和赫斯缇雅要说有了婚前那啥行为的话,杨怀仁是信的,俩人整天在庄子里卿卿我我的,要说没有那才是怪了呢。
况且赫斯缇雅这位西域美女和大宋女子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在她们的文化和认知当中,如果早已经把自己的心给了一个男人,那么身体,只不过是一样附属产品而已,婚前和婚后,对她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这种事要是给旁人去说,有极大的可能被别人说他们这是不知羞耻,按在杨怀仁这个来自现代的人看来,是非常能够理解他们的。
一段感情或者关系当中,重要的东西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封建的礼法非要把人类的肉体和道德廉耻联系到一起的。
这种强行加给人们的枷锁,反而在杨怀仁眼里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人与人之间,感情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能说不重要,只是说比起情感来,那些东西只能退居其次而已。
而另一位矮个子,不用说就知道是小七了。小七以前虽然尝尝睡杨怀仁家的房梁,不过还没有到跟杨怀仁形影不离的地步。
这次他非要跟出来,在杨怀仁看来都不一定是他自己的主意。小七嫂子是个有志向的人,她的意识里,既然她跟小七的个子都不算高了,那么志向就一定要高一些的。
小七本来过的很安逸,他的身份,也已经是一位参将了,也并不愁吃喝,更不怕别人因为他个子矮嘲笑他。
不过小七嫂子自从生了女儿,就憋着劲让小七粘着杨怀仁,非要攀这门亲家,这也就是小七前一段整天跟着杨怀仁要定娃娃亲的原因了。
杨怀仁呢,也不觉得小七嫂子这算是有心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想法,想让自己的丈夫争气一点,想让自己的女儿将来嫁得好一点,是人之常情。
小七兄弟呢,也是个听老婆话的,尽管他是很稀罕自己个女儿不想出门办差的,不过老婆枕边风一吹,他还是执意跟了出来。
唯一让杨怀仁不爽的是这小子整天聊天就只会聊孩子了,而且不是和杨怀仁交流育儿经验,而是惦记着杨怀仁的宝贝儿子快点长大,长大了好娶他宝贝女儿过门。
杨怀仁也无奈了,他能做的也只有替自己的宝贝儿子祈祷,祈祷小七的宝贝女儿将来生得好看一些,别到时候让儿子怪他这个当爹的自作主张。
队伍行至潼关,本来可以向南转向,走华山之东洛南一路南行入蜀的。杨怀仁想想既然已经出了京了,不如继续向西,再多绕点远道去看望一下游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