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仿佛是生活中难得的调剂,想到这一点,素巧不由浑身一抖,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了?听着丫鬟们斗斗嘴,再处理处理家里的事儿,别的,什么都不要想?
“夫人,您怎么了?”喜儿服侍素巧洗脸,见素巧呆呆地站在那里,喜儿不由惊讶地问,素巧摇头:“没什么,收拾好了,我们就去坟地上。”
喜儿想问又不敢问,只能把话都藏进心里,收拾停当,庵中送来了早饭,不过是白粥和几样精致小菜。
黄娘子前来服侍她们吃早饭,吃早饭的时候,黄娘子轻声道:“夫人,已经和庵主说好了,这里的月钱和别的使用,都按例送过来。”
京中勋贵,为了家里女眷烧香方便,常常给一些庙里布施,这庵堂也算是国公府的家庙了。
素巧点头:“五婶婶在这里,就按常例,别的地方?”
“别的寺庙,布施也没有原先那么多了。”说着,黄娘子迟疑一下,似乎又想起了素巧那的话,在京城中人眼中,英国公府也败落的话。
“你想说什么?”素巧看着黄娘子,黄娘子收起思绪,轻声道:“这府内还有些亏空,还要等着丧事完了,夫人您去瞧瞧账。”
亏空?这两个字让宋珍看向黄娘子,黄娘子会错了意,对宋珍笑着道:“姑娘放心,这府内不会亏欠姑娘的。”
“我并不在意这个,我只觉得,”宋珍的眉又皱起,想说什么终究没有说
出口,她觉得什么呢?素巧看着宋珍的脸,看起来是结束了一件大事,其实许多事情是刚刚开始。
吃完了早饭,素巧和宋珍也就往坟地上行去,这是英国公府的祖坟,自然也按规制,有墓道翁仲等物,还有三间专供祭祀的屋子,旁边是守坟人的小屋。
坟地四周的田地都是宋家的祭田,一眼望去,似乎望不到变。
“祖宗们想得周到,这祭田共有两千来亩,每年祭祀所用之物,还有族内的学堂,都足够供给。”说完宋五太太就轻叹一声:“我瞧过,若没有这祭田,只怕这祭祀之物都备办不了。”
原先,这祭祀之物是几支轮流着备办,后来,那几支渐渐不能支持,就全由国公府出。后来还是有人说索性买上些祭田,专门用来办这些。才置办了这些祭田。
“这祭田,也算一个退步。”素巧看着那些看不到边的祭田,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宋五太太愣住,接着宋五太太就道:“三嫂,你这话说的,有些吓人了。”
“世上事哪有长盛不衰的,京城之中的勋贵,衰败得只剩下一个名头的也不少。”素巧淡淡地说着,宋五太太顿时想到楚家,很想说宋家还不至于如此,但宋五太太想想这些年宋家的事情,也闭口不言。
守坟人也是这些祭田的庄头,已经带着家里人上前迎接,素巧也就停了说话,和宋珍她们走进屋子里。
庄头姓杜,他媳妇
杜大娘今年五十来岁,精明能干,素巧她们一坐下,那茶水点心就都送了上来,杜大娘还笑着道:“家里也有那么两个丫鬟,只是她们都粗手粗脚,我怕她们服侍得不好。”
说话时候,宋珍已经咬了一口点心,感到味道十分熟悉,不由看向杜大娘,杜大娘已经笑着说:“这点心,就是那庵堂的,昨儿姑娘在庵堂见到的那个小尼姑,就是我孙女。”
“那么小,怎么就送去做了尼姑?”宋珍惊讶地问,杜大娘叹了口气:“算命的说她命没那么好,让我们把她舍出去,不然的话,她自己身子骨都不会好。”
“说来也奇怪,那孩子自从去了庵堂,身子骨也好了,还跟着我学着写字。”宋五太太的话让杜大娘对宋五太太又行礼:“这都多亏了五太太一直照顾,不然的话,这孩子的娘担心得很。”
“你儿媳生的孙子,都满七岁了吧?”宋五太太和杜大娘说着家常,杜大娘点头:“已经七岁了,送去前面学堂念书呢,我们这样人家,也不指望他能读书成器,不过就是能多识得几个字,以后好好地为府上做事。”
从窗户看过去,能看到田间一片碧绿,素巧听着杜大娘和宋五太太说的家常话,按说这样的日子该是平常的,素巧却想到昨儿那个小尼姑,她岁数也不大,也就十岁左右,舍去庵堂时候更小。女儿家的命运,仿佛无根的野草,被
风吹一吹,就吹走了。
“夫人,时辰到了。”黄娘子进来禀告,素巧也就收起思绪,带着宋珍出去,墓穴早就挖好了,只等着时辰到了,祭拜之后,就把棺木送进去。
那个孩子也被奶娘抱着,站在那里,他看着不是很有精神,见素巧看过去,奶娘就对素巧道:“想是来坟上惊到了,奶也不怎么肯吃。”
“好好照顾他。”素巧摸一摸这孩子的脸,孩子对素巧笑了笑,看着孩子的笑,素巧的心生起一丝柔软,整个宋家,无辜的人不多,而最无辜的,就是这样的孩子了。
时辰已到,素巧带着宋珍和孩子对着宋安的灵柩再次行礼祭拜,剩下的事儿自然有人去做,宋五太太也就带着素巧去祖坟上拜一拜。
从第一代英国公夫妇再到后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宋家的人。
行到宋五老爷墓前,宋五太太停下脚步:“这就是我的夫君了,你瞧,边上这个墓,就是我的。”
那地方已经点好了穴,只等到了时候,把人送进去,素巧看向不远处宋安的墓,宋安的墓旁边,还有两座坟,一座是楚夫人,一座是吴夫人,另一边隔了道路,是另一位宋安妻子的坟。
素巧只觉得一阵眩晕,以后,自己不远远躺进这座祖坟,和一群从来不认识的人在一起。
“您怎么了。”宋珍扶住素巧,素巧自然不能对宋珍说什么,只是轻声道:“这里,葬了许多人啊。”密
密麻麻,仿佛数都数不清。
这仿佛是生活中难得的调剂,想到这一点,素巧不由浑身一抖,自己的人生,就是这样了?听着丫鬟们斗斗嘴,再处理处理家里的事儿,别的,什么都不要想?
“夫人,您怎么了?”喜儿服侍素巧洗脸,见素巧呆呆地站在那里,喜儿不由惊讶地问,素巧摇头:“没什么,收拾好了,我们就去坟地上。”
喜儿想问又不敢问,只能把话都藏进心里,收拾停当,庵中送来了早饭,不过是白粥和几样精致小菜。
黄娘子前来服侍她们吃早饭,吃早饭的时候,黄娘子轻声道:“夫人,已经和庵主说好了,这里的月钱和别的使用,都按例送过来。”
京中勋贵,为了家里女眷烧香方便,常常给一些庙里布施,这庵堂也算是国公府的家庙了。
素巧点头:“五婶婶在这里,就按常例,别的地方?”
“别的寺庙,布施也没有原先那么多了。”说着,黄娘子迟疑一下,似乎又想起了素巧那的话,在京城中人眼中,英国公府也败落的话。
“你想说什么?”素巧看着黄娘子,黄娘子收起思绪,轻声道:“这府内还有些亏空,还要等着丧事完了,夫人您去瞧瞧账。”
亏空?这两个字让宋珍看向黄娘子,黄娘子会错了意,对宋珍笑着道:“姑娘放心,这府内不会亏欠姑娘的。”
“我并不在意这个,我只觉得,”宋珍的眉又皱起,想说什么终究没有说
出口,她觉得什么呢?素巧看着宋珍的脸,看起来是结束了一件大事,其实许多事情是刚刚开始。
吃完了早饭,素巧和宋珍也就往坟地上行去,这是英国公府的祖坟,自然也按规制,有墓道翁仲等物,还有三间专供祭祀的屋子,旁边是守坟人的小屋。
坟地四周的田地都是宋家的祭田,一眼望去,似乎望不到变。
“祖宗们想得周到,这祭田共有两千来亩,每年祭祀所用之物,还有族内的学堂,都足够供给。”说完宋五太太就轻叹一声:“我瞧过,若没有这祭田,只怕这祭祀之物都备办不了。”
原先,这祭祀之物是几支轮流着备办,后来,那几支渐渐不能支持,就全由国公府出。后来还是有人说索性买上些祭田,专门用来办这些。才置办了这些祭田。
“这祭田,也算一个退步。”素巧看着那些看不到边的祭田,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宋五太太愣住,接着宋五太太就道:“三嫂,你这话说的,有些吓人了。”
“世上事哪有长盛不衰的,京城之中的勋贵,衰败得只剩下一个名头的也不少。”素巧淡淡地说着,宋五太太顿时想到楚家,很想说宋家还不至于如此,但宋五太太想想这些年宋家的事情,也闭口不言。
守坟人也是这些祭田的庄头,已经带着家里人上前迎接,素巧也就停了说话,和宋珍她们走进屋子里。
庄头姓杜,他媳妇
杜大娘今年五十来岁,精明能干,素巧她们一坐下,那茶水点心就都送了上来,杜大娘还笑着道:“家里也有那么两个丫鬟,只是她们都粗手粗脚,我怕她们服侍得不好。”
说话时候,宋珍已经咬了一口点心,感到味道十分熟悉,不由看向杜大娘,杜大娘已经笑着说:“这点心,就是那庵堂的,昨儿姑娘在庵堂见到的那个小尼姑,就是我孙女。”
“那么小,怎么就送去做了尼姑?”宋珍惊讶地问,杜大娘叹了口气:“算命的说她命没那么好,让我们把她舍出去,不然的话,她自己身子骨都不会好。”
“说来也奇怪,那孩子自从去了庵堂,身子骨也好了,还跟着我学着写字。”宋五太太的话让杜大娘对宋五太太又行礼:“这都多亏了五太太一直照顾,不然的话,这孩子的娘担心得很。”
“你儿媳生的孙子,都满七岁了吧?”宋五太太和杜大娘说着家常,杜大娘点头:“已经七岁了,送去前面学堂念书呢,我们这样人家,也不指望他能读书成器,不过就是能多识得几个字,以后好好地为府上做事。”
从窗户看过去,能看到田间一片碧绿,素巧听着杜大娘和宋五太太说的家常话,按说这样的日子该是平常的,素巧却想到昨儿那个小尼姑,她岁数也不大,也就十岁左右,舍去庵堂时候更小。女儿家的命运,仿佛无根的野草,被
风吹一吹,就吹走了。
“夫人,时辰到了。”黄娘子进来禀告,素巧也就收起思绪,带着宋珍出去,墓穴早就挖好了,只等着时辰到了,祭拜之后,就把棺木送进去。
那个孩子也被奶娘抱着,站在那里,他看着不是很有精神,见素巧看过去,奶娘就对素巧道:“想是来坟上惊到了,奶也不怎么肯吃。”
“好好照顾他。”素巧摸一摸这孩子的脸,孩子对素巧笑了笑,看着孩子的笑,素巧的心生起一丝柔软,整个宋家,无辜的人不多,而最无辜的,就是这样的孩子了。
时辰已到,素巧带着宋珍和孩子对着宋安的灵柩再次行礼祭拜,剩下的事儿自然有人去做,宋五太太也就带着素巧去祖坟上拜一拜。
从第一代英国公夫妇再到后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宋家的人。
行到宋五老爷墓前,宋五太太停下脚步:“这就是我的夫君了,你瞧,边上这个墓,就是我的。”
那地方已经点好了穴,只等到了时候,把人送进去,素巧看向不远处宋安的墓,宋安的墓旁边,还有两座坟,一座是楚夫人,一座是吴夫人,另一边隔了道路,是另一位宋安妻子的坟。
素巧只觉得一阵眩晕,以后,自己不远远躺进这座祖坟,和一群从来不认识的人在一起。
“您怎么了。”宋珍扶住素巧,素巧自然不能对宋珍说什么,只是轻声道:“这里,葬了许多人啊。”密
密麻麻,仿佛数都数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