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盛国公离京没有惊动任何人,前一日进宫拜别皇帝,第二天寅时才过,便带着长子和亲随策马出府。
他们要到京郊和大军汇合,略作整顿就要开拔。
至于负责辎重和粮草的队伍则兵分两路,一部分跟随大部队行进,另一部分则在前一日,就朝着毗邻边城的府州急行而去,他们将在那里继续募集支撑反击作战的物资。
因为老盛国公一行离开的动静不大,所以亲儿子盛向浔也是第二天清早才知道自己老爹行程提前了。
盛苑自动将老爹的喋喋不休变成了背景声,看着祖父写给她的信。
这封信用特制的信封包裹着,厚若书册;里面正式信件不过三五张,剩下的都是留给她的嫁妆清单。
盛向浔好奇的瞥了一眼,登时气得跳脚:“老爷子这是何意?是怕我偏了自家闺女的嫁妆不成?!前脚给我一份儿,后脚就寄给你一份儿!”
说到最后,很是吃味儿的捶了捶扶手:“都不曾留一封书信给我!”
此时,盛苑刚好看完最后一个字儿,闻言不由抬头看过去,安慰老爹:“没事儿,祖父的信里都说了,让我告诉您,您一直以来都做得很好,以后继续坚持就好了。”
说着,她把信直接递给老爹:“您自己看吧!”
盛向浔一听,赶忙接过来,低头一字一句认真的读。
郑氏在旁看了,无语的摇摇头,朝着小女儿招招手:“你祖父跟你说了什么?”
“祖父给我留了一句话,说是‘忠于国事、保存己身’;也让我提醒爹和大哥,‘从来外戚多猜疑,争端只因贪婪起’;还说此去路遥,归期不定,让我和屿哥儿好好儿的,‘只可因情而乐,莫要因情而苦’;还叮嘱老爹,‘行止若常,莫要癫狂’……”
“好啦!好啦!苑姐儿,你不用口述了,等会儿,我把信给你娘瞧瞧。”盛向浔听不下去了,“你只管看你的嫁妆清单就是!”
郑氏本来还挺乐呵,可听到嫁妆俩字儿,她就发愁,若不是先皇和太后出了事儿,苑姐儿和屿哥儿都已经成亲了。
“我看过了。”盛苑笑呵呵说,“好多庄子和铺子哩!”
“这里好些个是你太祖母的嫁妆,你祖父是怹老人家带大的,所以没把嫁妆放到公中,而是给你祖父做了私产。”
盛向浔感叹着弹了弹清单:“感觉你这丫头成一回亲,身家都快厚过你爹我了!”
“这都托长辈们给的,算不得我的本事!”盛苑很早以前就对银两没有了概念,故而看了清单便放下了,“等我靠自己的本事在大朝会的站位上超过您,那才值得炫耀哩!”
“呵呵,小女郎,人不大,志气不小。”
盛向浔表达了乐见其成后,开始轰人:“有志气的盛大府尹,你没忘记今儿晚晌还要当值吧,怎么地?!还不回院子小憩去?!”
才用过早膳的盛苑:“……”
呵呵,嫌她碍事儿就直说,谁家午休放在早膳后!
……
郑氏看着自家小闺女一蹦一跳跑开了,好气又好笑的说:“你瞧瞧,这丫头哪有个官员的样子!”
“在自己个儿家,当然要随意些。”盛向浔不以为意,“更何况,她昨儿刚从承忠侯那里听说,边城城破时晟哥儿刚好在外执行上官之令,虽说现在这小子仍不见踪迹,可有时候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苑姐儿可算能让强绷着的情绪放松下来,格外欢悦些也是难免的。”
“我不过只说了一句,你倒好,说了一大段儿,不晓得的还以为只有你是亲爹呢!”郑氏揶揄的嗔他一眼,想起刚刚的冒出的忧虑,不禁小声说,“只盼着老国公此行顺利,一举率军破敌,收复失地!要不然……只怕蒽姐儿的压力会更大。”
“老爷子虽然年迈,不过脑子好的很,怹向来擅长因势利导,更乐意采纳军伍将士们的意见,对付进犯的阿戎和奴儿罕,胜机很大。”
盛向浔对此战没多担忧,只是怕行程太快,老爷子吃不消。
“你大哥不是跟着照顾去了?有他在,老爷子有了帮着分担的人,定然不会太过疲劳。”郑氏连忙安慰。
盛向浔面对他妻子时,从来都很听劝:“只盼着老爷子不要逞强。”
……
老盛国公率军伐夷虽是大事,可这件国之大事为大朝会讨论,却是因为边城方向传来消息,说是阿戎领土后面的五个小国,很可能会协助出兵。
当然,这件事儿的威胁,不在于出兵。
毕竟这五个小国都是弹丸之地,就是倾全国之力,全部男丁出马,也算不得什么。
这件事的关键,在于五个小国倒向阿戎和奴儿罕,这对大楚北进,突破阿戎和奴儿罕的限制,向着更远的地方探索,影响很大。
故而,内阁和延平帝将不久后的大朝会提前了。
盛苑上朝前就清楚,这次的朝会肯定特别热闹。
却不想,朝会的热闹远远超出她的预想。
“北方五国,夜郎也,弹丸之地不足为惧,若圣上允许,臣当即率军攻打,从而促成夹击之势,配合老盛国公清算阿戎、奴儿罕之罪行!”兵部左侍郎当即请战。
“蕴左侍郎此言差矣!”翰林院的学士当即反驳,“您既然提及夜郎,缘何不考虑规避‘自大’呢?五国虽小,相互毗邻;大楚虽大,鞭长莫及。圣上,依老臣之愚见,当宣五国使臣前来说明,以图之后对策。”
他这话颇有老成持重之风,内阁诸臣和延平帝闻言,也是缓缓颔首。
此办法不失稳妥,倒是可以考虑。
可惜,决策者刚将此当作备选,就有大臣提出异议。
说话的是通政使派来的代表:“圣上,此时阿戎、奴儿罕尚未吃亏受挫,故而声势极强;大楚若要分兵对敌,势必途径阿戎、奴儿罕,若有半个不对,大楚将士就要腹背受敌了。”
他说完,户部刚上任没多久的尚书,就连声符合:“圣上,诸位同僚,按说不管朝廷怎样安排,户部都要枕戈待旦,随时给军队、将士提供最好的物资……然,大楚国库有限,若是支持多支部队伐夷,只怕力有不逮。”
别看户部这位新尚书上任不久,可他卖惨哭穷的本事却像是与生俱来,连表情都比原先的尚书更真实。
“若真要讨伐五国,所需费用当由朕的私库调拨。”延平帝话声未落,就见众臣子眼眸放光,登时反应过来,连忙改口,“私库有限,只能用于征讨北方五国。”
眼睛里的光芒最盛的户部尚书:“……”白期待了!
军队开拔的费用问题大致得到解决后,朝会的争论再度围绕着北方五国展开。
“五国虽小,却擅长在陌上草原盯梢,他们只知记仇不知记恩,畏惧强者却吝于同情,若是我大楚能将阿戎或者奴儿罕一举拿下还则罢了,若是让阿戎和奴儿罕占了便宜,只怕大楚在北方五国间的影响力要大幅降低。”
这次是礼部的官员提出异议。
他虽不曾明确主战,可话里话外却说出了主动清剿的弊端。
“平侍郎此言差矣,五国既然倒向阿戎、奴儿罕,大楚在他们中间的影响力照样难以保全,与其等那时再派兵,不若此刻拿下,说不得还能震慑阿戎和奴儿罕。若是他们要给盟友增援,说不得还能分化他们的军力,为老盛国公争取战机。”
兵科给事中说完,礼科给事中就出言反驳:“五国者,乌合之众也,混迹于阿戎和奴儿罕军队,不过充数而已,何惧之有?与其冒险,不若合兵一处,直击阿戎和奴儿罕兵力薄弱之处。”
“……”
盛苑站在人群里,津津有味的看着殿上群臣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出主意我驳斥,我支完招你拆台,热闹的远超戏台,。
说真的,当官有些时候了,可像这么热闹的大朝会,她见过的次数屈指可数。
听了大半天,她发现,大楚官员大多武德充沛,之所以有提反对意见的,不过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态度并不坚决。
站在台下看戏,和站在台上唱戏的视角是不同的;作为旁看者,有时候反而能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出的问题,就像现在。
对于北方五国的倾倒,盛苑没有太多的想法儿,这事儿的关键在于大楚和阿戎、奴儿罕联军,那些墙头草不过随风而动,只要祖父带兵打退两国联军、收复失地,小国自然改变风向。
这般想着,盛苑看戏的心情就愈发放松。
刚好这时,都察院的杨姓御史站了出来:“圣上,臣以为,五国虽附强而生,因畏惧阿戎和奴儿罕而屈从,然畏惧生恨也,其未必与二国齐心,若我大楚派使者从东绕路前去,说服五国与我大楚联盟,而今之难题可解也!”
盛苑:“!!!”
好家伙,这主意出来,直接把难题推给了使臣啊!